创业辅导
您的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创业辅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人物事迹——云南篇

2025-11-06


严亚鲲,男,云南财经大学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国家高级茶艺师,曾荣获昆明市春城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第八期项目资助、“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全国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等。


在校期间,他曾荣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校内综合一等奖学金、研究与创新奖学金;获评红云红河创新奖自主创业之星,发表4篇省刊论文,荣获国家专利5项;多次参与精准扶贫调研工作,先后荣获“义务帮扶马关县坡脚镇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临沧市云县脱贫攻坚示范企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现担任云南仨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园入驻项目负责人等职务。


绿芽落地生根,深植童心


出生于临沧市云县大朝山西镇的严亚鲲是一名普通的“00”后创业者。提起他的创业之路,还要从他家乡的特殊地理位置说起。云县大朝山西镇大朝山村王家地组,海拔1500米,是一个三面环山,山上都是树,两面临水,澜沧江与勐麻河交汇在脚边的小山村。杂树林、茶树、民居、竹子、核桃是这里一直不变的风景,农民们以采茶、采蘑菇、种少许水稻和苞谷为生。这里有一两百年的古茶树,也有20世纪5060年代种植的大茶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里的农户始终以采茶为生,茶叶采摘俨然成了每家每户基本的收入来源。


因交通不便和气候不利等因素,村民有时候采摘的鲜茶叶因一时无法加工和运出,即使品质上乘也卖不出好价钱。严亚鲲从小目睹母亲在采摘茶新叶时节,仅靠一辆小货车在弯曲的山村公路上来回收购鲜茶叶,就是为了让不少农户既能完成每天的鲜茶叶采摘又能把鲜茶叶卖出去,解决了茶农虽有千年古茶树但无销路的愁苦。细心的严亚鲲发现,从临翔区邦东乡、云县大寨镇、茶房乡收购的鲜茶叶,一方面由于运输途中不易保存,一方面由于雨天等天气原因,母亲虽为广大农户解决了卖茶难的问题,但自己却赚不到多少钱,难以长期坚持下去。从小在茶农家庭长大的严亚鲲对这种情况感到尤为痛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乡茶产业发展的现状,让村民在茶叶上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深受家庭和茶山的影响,让“高原宝藏”——古树茶走出大山就成了严亚鲲孩童时许下的初心和梦想。一路心系家乡情,严亚鲲带着茶香逐梦前行。


初心鞭策梦想,

挑起茶乡脱贫振兴之担


严亚鲲决定帮助母亲筹资建厂,自产自销,减少鲜茶叶运输压力,也能为家乡的茶农们真正谋到福利,有茶大家一起做,有钱大家一起赚。抱着这样的决心,他于2014年创建了云县大朝山七香茗茶叶收购点,开始茶叶初加工,同时开始协商租茶地,宣传无农药、无化肥、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并先后租赁茶地78亩,流转土地30亩,每年季节性用工30多人,用工首选本组人,特别是贫困户家庭,让他们也能参与家乡的产业建设。


20171月,严亚鲲正式成立临沧市云县七香茗茶厂,开始自行加工生产茶叶,以改变普洱茶产业环境为目标,规范茶叶种植、采摘、制作流程,带动大朝山西镇农户近70户创业,其中建档立卡户29户通过创业致富。功夫不负有心人,临沧市云县七香茗茶厂新厂于2018年年初正式投产运营。同年,他开始筹备云南仨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二者相辅相成,前店后厂。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集茶山管理和精加工的源头企业,拥有基地400多亩。


脚踏实地学本领,仰望星空寄乡情


2017年严亚鲲考入云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在充满希望的大学里,他有幸遇到了良师益友杨子生教授及其扶贫调研团队。怀着一腔热血,他投入到国家级、省部级、州市级和县市级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中,完成走村入户等各种调查,认真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温饱情况。他还参与了数据库整理与相关事务协调等课题工作,在调研了全国多地的扶贫产业优秀案例后,严亚鲲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关于国家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经验,也总结出自己对于产业扶贫的一套方案。回校后他联合组织了该校部分师生到临沧调研,并成立了云南仨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力整合家乡古茶树资源,依托七香茗、百年茶园等茶叶初加工企业,打造了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用创新思路和方法带领乡亲们走上新型的“因茶致富”之路,使家乡的古树茶走出大山,飞入城市寻常百姓家。此后他着手成立了朝山子衿项目组,带动家乡茶产业振兴。项目组采取茶农双创学院+茶叶协会+茶农试验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首先,他开办茶农双创学院。在学院里茶农不仅可以学习到规范化古树茶的采摘管理技术,还可以参与新兴的茶农主播培训,根据不同茶农的形象风格为其设计不同的主播形象,累计培训36人次,其中10人已经开始直播带货。



其次,他联合地方政府牵头临沧市茶叶管护协会,联合打造全新营销模式。在联合地方企业共同生产的同时,流转和经营茶山资源,协会截至20205月共整合27家初制所,年均收购茶叶原料200吨,生产普洱生茶5万饼以上。


最后,他建立了茶农试验田,茶农以茶山或者人力入股协会,建立茶农试验田。在原有100亩茶山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拓展至400亩茶山,作为试验基地古茶树的精细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


紧随国家步伐,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严亚鲲亲身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乡亲们的家庭情况、分析其致贫原因、做好建档立卡户动态考核等工作。严亚鲲也因此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凭借这些年的努力与学习经验,严亚鲲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用古树茶做成茶礼、茶手办、茶展甚至古树茶基因库……“将家乡古树茶带出大山,将繁荣带回家乡”就是他最大的梦想。


2019年,严亚鲲还在临沧云县大朝山西镇创建了茶叶管护协会,倡导无农药、无化肥、无公害茶山管理模式。为起到带头作用,云南仨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七香茗茶叶初制所短期租赁茶地78亩,流转土地30亩。全镇茶叶基本实现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原生态无公害管理方式,云南仨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七香茗茶叶初制所每年季节性用工100余人,为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人口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目前严亚鲲已经带动大朝山西镇103户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其中建档立卡户51户,户年均增收2万元。同年公司获得临沧市云县人民政府表彰,被评为“脱贫攻坚示范企业”,法定代表人严亚鲲也被评为“致富带头人”。


潜心绘蓝图,少年重上路


 “在经济振兴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严亚鲲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大朝山茶叶产品虽然品质好,却始终难以走出大山。现在,在严亚鲲等年轻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当地茶农学会了茶叶深加工技术,能顺利地把茶叶销售到全国各地。“能够帮助乡亲是一件让我很开心的事情。”严亚鲲说。


 “将新理念带进家乡,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就少了,返乡创业的人就多了。”时代新青年严亚鲲初心不改,情系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努力奋斗着。他将继续带领大朝山村民在通往幸福的小康路上一路飞奔,因为脱贫不是终点,而更加美好的生活依然需要我们继续奋斗。乡亲们“走出大山”,新一代的“新农人”正走向新生活。创业的过程很艰辛,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发展茶产业后生活越来越富裕,严亚鲲感觉很踏实、很幸福。


如今,严亚鲲和他的团队又在规划着新的让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蓝图:建设生态文化茶场,打造乡村茶旅文化,建立古树茶基因库,留住茶文化的根,让茶叶和文化创意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文化交流和合作方式让临沧茶走向全国,走出中国。


转载自:中国大学生就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jT5Z4mAPJ5SCGNC2o4E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