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辅导
您的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创业辅导

【观察者网】四位青年讲述创业故事之:汪星宇

2023-03-14

在中国,十年可以发生多大的变化?是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上升到114.4万亿元,是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铁路、公路增加里程110万公里,是移动支付、5G建设引领世界潮流……


在“登陆”10多年的台青范姜锋看来,这种变化既是各种硬核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更是大陆老百姓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在韩国创业者金峻范眼中,这种变化是各种移动支付、外卖APP的横空出世,是“一个手机就解决所有问题”的便捷。斯洛伐克姑娘曹野蛮则说,中国在过去10年中的变化之快,对欧洲人而言“难以置信”。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前夕,观察者网邀请到4位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青年,分享他们这些年在中国(大陆)的经历和感受。其中,有从美国留学归来,投身乡村发展的海归青年;有构筑两岸交流平台的台青创业达人;有从留学生到外国创业者“引路人”的韩国小哥;也有在社交平台分享中外故事的欧洲妹子。他们在中国创业、学习、生活,他们是中国飞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们对中国的未来也充满期待。


“我常跟朋友们说,这个时代最大的势能就是重仓中国。”海归创业者汪星宇说。他期待着未来中国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对汪星宇个人而言,他也将继续穿梭在城乡之间,探究人生而平等这个课题,“这也是我们共产党员对向往的共产主义的一种探索。”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我学了6年国际政治,回国后选择了乡村”

讲述人:汪星宇 海归青年 乡村笔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我是1992年生人,来自上海南汇。2015年从复旦国际政治系毕业后,前往纽约大学读研究生,主修国际关系。


2017年硕士毕业回国后,我一直在做乡村相关的工作。2017年9月,我们成立了一家致力于用教育连接城乡的社会企业,叫做乡村笔记。一边是带城市的孩子去乡村做研学项目,一边是资助乡村的孩子到城市感受各行各业。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也参与了很多乡村建设和整村运营工作。


之所以投身乡村工作,一半是学术,一半是情怀。


我学了6年的国际政治,但当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学的这些东西都特别的“飘”。中东、南海、朝核……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做的是小岛屿国家。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了解更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了解真实的政治。所以我当时想回国做田野调查,未来也许会去读国际关系或者政治学博士。


汪星宇


另外一半原因,是我在哈佛中国峰会上遇到了“耶鲁村官”、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大哥。我非常感动于他的情怀,就想着和秦玥飞大哥一起回农村。当时我们国家还在脱贫攻坚的阶段,就想着能帮乡村做些什么,没想到一做就是5年多。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例如我们的“城市职旅”项目,是资助乡村的孩子到城市看各行各业,他们的家长就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做了有什么好处?是不是骗人的?我当时觉得很冤枉,觉得我做公益居然还不被理解。


但我进而一想,就觉得这种恐惧也是合理的,因为恐惧不是来源于城市或者乡村,而是来源于未知,而我们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去填补这个未知。


这一过程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有一次我们到凉山做回访,孩子们的英语老师看到我们就哭了。老师说,自己回乡教了那么多年英语,很少有人认真听课,也没有人提问,大家不知道学英语有什么用。但这次孩子们从城市回去之后,开始认真学英语,还带着周围同学学英语,老师觉得很感动。这件事是让我坚持做“城市职旅”这个经常被人误解的公益项目的最初动力。


这几年国家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对这些变化的感受还是很深的。


我老家虽然在上海郊区,但从小感受到的也都是北上广深的繁华,感受到的是全球化。但开展乡村工作后,就会发现中国真的很大,怎样通过一种方式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成果,这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那几年,我们国家非常厉害的是,把很多几十年没修通的路都修通了。接下来乡村振兴的这些年,我们就要想着怎么样在这些基础设施、在这些硬件的基础上,让乡村的软件、乡村的产业都能够发展得更好。


这10年来,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来说,在这10年间前半段经历的是国际关系,后面经历的是乡村振兴,我感受最深刻的有两点。


一个是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刚在复旦读国际关系时,还不觉得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是我在纽约读书的时候,也就是2015-2017年,你在华盛顿的智库开会时会发现,如果我们讨论一个国际议题,没有中国的学者或者中国的观点、没有中国的视角,大家会觉得这个会还开得不完整。这几年应该是会有更强的感触,整个世界在期待中国有更大的作为。


第二个特别大的感触是,城乡互动更多了,有正面的、纠结的、冲突的……城乡之间的合作交流多了,但是摩擦也越来越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去解决。


我是一个高三就入党的年轻的老党员,党龄12年了,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我们党度过了百年华诞,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党的二十大马上要召开了,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以我个人粗浅的观察,我希望二十大之后,我们国家对内可以更好地完善各种民生的保障,不仅包括城乡差异,也包括营商环境、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



在国际上,中国正在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现在要去做好的课题。


我经常跟朋友们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势能就是“重仓中国”,只要我们重仓中国,我相信很多事情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至于我个人,我现在打算先花10年时间做田野调查,未来也许还会继续去读博士。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所以我没设定特别明确的规划,但我一直在好奇的课题从来没有改变,就是政治学的一个基础假设--人生而平等。


公平、平等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大家的行为?我们到底要怎么样才可以接近那样一个美好的世界?我想这也是我们共产党员对向往的共产主义的一种探索。